本报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农商行对新市民客群的关注动力,除了政策引导之外,还有来自于农商行拓展零售业务新增长点的内在需求。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国内中部省份的某地级市大学城今年有上万名毕业生,4月中旬时,该地区农商行已经拿到了毕业生清单,逐户对接毕业生的金融需求。几乎在同一时间,省内相邻地级市的农商行已经完成了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工作对接,获取了社保缴纳清单等数据。并且已经对照筛选出的新市民明细清单,开始展开精准营销的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新市民群体存在信用空白、数据缺失等问题,此前金融机构服务这些群体有比较高的风控成本,一些数据的缺失也限制了金融机构对这一群体的服务质量。
当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合作逐步加深,新市民群体的信用数据短板被补足,风控信审成本降低,3亿新市民客群带动的零售业务规模具有想象空间。
重点性行业切入
自今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来,金融机构纷纷就新市民金融服务加码布局。在具体的指导性方案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包括:通过精准营销直接触达该群体,提高新市民群体获得服务的便捷性;以及降低新市民群体的信贷成本,增加金融产品的供给数量。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制定的《全省农村商业银行新市民金融服务行动方案》中提到,在信贷服务领域,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快递、市政等新市民的创业就业集中领域为切入点。
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制造企业中,从业者多数来自于周边村镇的进城务工人员。在一些批发零售业的个体工商户中,从业者则来自于外省的产业聚集地。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落实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多家农商行已筛选出新市民名单并按需进行信贷支持。
以山东省莱阳农商银行为例,通过加强政银合作,以近年来行内开展的四张清单客户对接为基础,积极与市农业农村局、社保局等对接,梳理出新市民名单18万户。已累计为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发放信e贷、创业贷等贷款412笔,金额1.1亿元。
此外,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近日出台的《福建农信新市民金融服务行动方案》中,也提出主动对接新市民创业就业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快递、园林等行业,为新市民提供金融管家服务。
在重点关注新市民群体聚集性行业之外,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还提出要搭建平台服务,围绕新市民较多的上下游产业,打造数字化产业平台,建立新市民客群的产业经济活动‘数据库’,形成‘用户+订单+流水+应收预付款+供应链’的服务模式。
政银合作数据支撑服务
除了为新市民客群的创业就业提供信贷服务外,围绕这一群体未来所带动的零售业务规模也被行业内人士关注。
在农商行面临客群变化的同时,新市民群体将成为零售客群的有效补充。
多位从业者都公开指出,新市民在落户定居、创业就业过程中,其金融需求贯穿生命周期。诸如租房买房需要的购房贷款、装修贷款;安置生活购买家电产品需要的消费分期;出行代步需要的车辆贷款;就业创业的启动资金及资金周转贷款;孩子上学的助学贷款;提升自我进行的就业培训贷款;日常生活消费分期贷款;赡养老人所需的医疗险;便捷化的智慧缴费等。
事实上,目前农商行普遍面临零售端客群逐步老龄化的困境。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工会主席张冯茜就在近日撰文指出:农村商业银行大多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客户老龄化严重等历史问题长期存在。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为实现零售类客户拓面提质,持续加大零售产品创新力度,推出了种类繁多的线上线下产品。但是,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这些产品无法体现利率优势和差异化服务,线上化触达机制也不够健全,缺乏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然而,由于新市民客群此前存在信用数据缺失、户籍地居住地工作地流动等多方面原因,难以获得高质量金融服务。
欧阳日辉告诉记者,监管在近年一直引导金融服务下沉,包括区域下沉,如金融服务深入到最基层的乡村;此外还包括服务客群的下沉。
欧阳日辉指出:而从用户群体来看,新市民群体属于所在城市的尾部客群,此前也是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的用户群体,但在新市民概念提出后,针对新市民客群的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将有明显的提升,提升原因与数据和技术的加持紧密相关。当与新市民相关的数据联动后,有助于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这些新市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数据支撑,很多工作无法开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青海省以及福建省等农信联社均发布了针对新市民群体的相关服务方案,在方案中都强调,将利用好政银数据联动,弥补新市民客群的信息不对称短板。
(编辑: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