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惠琳 编辑/ 谭璐
在快递江湖做得风生水起的顺丰,暗暗在金融领域开疆辟土。
11月初,顺丰获得新一张金融牌照的消息引发关注。经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核准,顺元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下称顺元保理)设立。这是顺丰控股全资控股的公司,也意味着顺丰拿下第一张商业保理牌照。
顺丰自2010年开始低调布局金融业务,随后拿下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保理、融资租赁等多块牌照。只是,在2017年上市时,顺丰将多数金融板块剥离,仅将第三方支付业务保留在上市公司体系中,此后未公开透露关于金融业务进展的信息,也鲜有大规模的推广和宣传。
随着顺丰业绩节节高攀,其隐秘的金融业务和布局也逐渐清晰。
支付起步,发力经营贷
顺丰金融业务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2010年,顺丰试水电子商务推出顺丰E商圈,作为配套,推出了支付工具顺丰宝。之后四年,顺丰陆续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银行卡收单牌照,进而推出顺小贷仓储融资保理融资等金融信贷产品。
2015年,顺丰在金融领域的布局开始提速,成立了独立的金融服务事业群,面向品牌经销商和电商客户提供贷款服务。2017年拿下网络小贷牌照后,顺丰一度涉足消费金融,与联通合作推出了个人信贷产品联丰贷。
由于物流行业具有运输大市场,运力小企业的特点,小企业如果想提升竞争力,不能不跨越资金这道门槛。而对于金融来说,物流是个适合的场景,有面向C端用户的收付款行为,也有面向供应商等B端的业务往来,会催生质押、担保、垫资等金融需求。只是,耕耘多年,顺丰金融似乎一直未形成气候,早年推出的产品多数无疾而终。
当前,顺丰金融集中在其独立的App中,业务主要包括信贷业务、综合支付、理财等板块。其中,经营贷是其大力推广的业务,号称纯信用,无抵押、所需资料极简,最高可借50万元,日利率低至0.035%。
此外,对于使用顺丰仓及三方托管仓或有意向合作的企业客户,顺丰金融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贷款产品包括酒仓贷、3C仓贷、汽配贷、融资租赁等。
从客群来看,顺丰的经营贷和供应链金融均基于顺丰自身业务资源而衍生,局限在内部系统的产品转化,主要面向体系内的加盟网点、承包商、商品卖家、直销电商等。据称,申请人条件包括:为顺丰客户且签约入网在6个月以上,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年龄20-60岁等。
而面向C端用户的消费金融产品,除了2018年上线的分期购机业务之外,顺丰金融App中已没有相关信贷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东莞证券开户民生银行理财等导流业务,以及2015年推出的顺手赚互联网理财产品。
经过测试,记者发现分期购机这项服务属于封闭式,只针对顺丰内部员工。客服也向记者解释,分期购机必须具备顺手花权限。不过,需要先有顺手贷权限才可能有顺手花权限,顺手贷只针对顺丰员工开通。如果没有顺手花权限,只能全额支付。
据媒体2019年的有关报道,当时顺丰员工外的用户使用分期购机,可以正常分期付款,贷款协议、个人信用查询书显示的提供方为合丰小贷。
这一变化的背后,很可能是顺丰有意收缩客户群体。不过,获客模式的局限性,意味着顺丰金融很难通过分期购机业务打开用户规模。
而顺手赚最早是与易方达基金合作,如今在App中点击该产品,则直接跳转至鹏华增值宝货币基金,近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12%,与支付宝旗下余额宝功能类似,可以随存随取。
强调科技属性,反哺主业有限
作为物流主业的补充服务,目前顺丰金融的规模还较小,也没有明显提速的迹象。
顺丰在物流产业链中居于核心地位,上下游合作企业分散多元,存在一定的信用额度差异,加上自身庞大的业务体系以及电商积累的大数据等资源,均为顺丰金融的业务开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截至2020年上半年,顺丰的个人会员规模达 2.8 亿,线上月活跃用户近1亿,月结活跃客户达147万,各种用工模式收派员约35万人,以及9300多个顺心捷达加盟网点。
不过,相比监管趋严的消费金融产品,业内普遍认为,基于B端客户的供应链金融需求更为广阔。只是,如何利用资源并实现有效转化,是顺丰金融需要解决的难题。
去年开始,顺丰试图弱化其供应链金融布局,更多强调其金融业务的科技属性。2019年7月,顺丰推出Rong-E链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除了提供标准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还提供基于复杂业务场景下的供应链金融综合解决方案和定制化产品。2020年9月底,顺丰金融官方微信公众号更名为顺丰金科。
除了顺丰,目前四通一达也在布局供应链金融,比如,圆通已经拿下了保险经纪、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牌照。
一位快递行业业内人士告诉《21CBR》记者,国内快递企业对金融业务的逐步渗透,与国际快递巨头UPS的发展路径相似,后者依托强大的物流能力,在取得金融牌照后开始为客户提供存货、应收款融资、设备租赁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相比其他快递企业,顺丰的优势是基于直营渠道和上下游经营信息的掌控,可以得到大量数据方面的积累。
上述人士表示,现阶段,金融业务对顺丰快递主业的反哺有限,随着快递行业向寡头竞争挺进,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仍将聚焦于争夺市场份额之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