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猫投诉与微博联合发布《2020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显示,金融支付成为年度消费者投诉最多的行业,投诉量达30.97%,购物平台投诉占比24.27%,成为年度投诉第二的行业,旅游出行住宿、娱乐生活、电信服务分别占比8.61%、7.62%、4.89%,位列3-5位。
白皮书显示,从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黑猫投诉平台接到消费者对金融、支付行业的累计有效投诉74.5万余单,已回复投诉单共64.4万余单,整体回复率为86.45%。2020年金融、支付行业的有效投诉占黑猫投诉平台整年度有效投诉单比例为30.97%。其中网贷和信用评估占投诉总比八成以上。
从投诉量月度走势看,2020年金融、支付行业的投诉量于 3月份剧增,有效投诉达11万余单,主要是315期间用户集中反馈,12月份有增加的趋势,因为有较多信用评估产品新增,投诉量也随之增多。
![](https://www.yituofu.com/wp-content/uploads/2022/09/pos_pay-1.jpg)
金融、支付行业的主要投诉诉求集中在退款问题上,用户通过网上的金融业务缓解疫情下生活压力,却因为暴力催收、利率较高等问题使得生活压力更大。
近日小编通过黑猫投诉网站整理了第三方支付公司至今的投诉数据如下:
通过整理小编发现第三方支付主要面临投诉包括:私自扣款、虚假宣传、冻结押金、流量费扣除等。
![](https://www.yituofu.com/wp-content/uploads/2022/09/pos_pay-10.jpg)
监管对第三方支付业者的通道服务提出过明确要求。2016年9月央行印发《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要求切实加强支付结算管理,构筑金融业支付结算安全防线。
2019年3月28日央行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9〕85号)不得直接或变相为互联网赌博、色情平台、互联网销售彩票平台,非法外汇、贵金属投资交易平台,非法证券期货类交易平台、代币发行融资及虚假货币交易平台,未经监管部门批准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未取得省政府批文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等非法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严监管常态化是近年来支付行业的主基调。从2016年开始,监管层对支付行业进行系统性梳理,期间出台多项法规,涉及反洗钱、收单等,逐步清除灰色地带,当前,迎来了对违规事件查处的关键时期。
据悉,支付行业存在乱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背景,一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崛起,第三方支付行业利润降低,竞争愈发激烈,支付机构布局多样化业务以谋求高利润,就有可能涉及违规事项;另一方面,支付作为商业基础设施,涉及到的行业多且复杂,很可能接触到黄赌毒、违规开放接口和套现等灰色业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