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入口,凭借着场景渗透和数据沉淀在过去一年间不仅帮助消费金融、航空旅游等多个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也满足了消费升级背景下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成为经济产业结构革新中的动力。
近日,易宝研究院联合中国支付网发布了《2017-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通过宏观背景分析、2017年行业大事件盘点解读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我们对报告的解读。
消费升级引领经济发展第三方支付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从旧经济(钢铁煤炭建材等)转移到新经济(科技金融消费等),从重资产产业为主、债务驱动型模式转向轻资产产业为主、内生增长型模式。政策上则加强了对资金脱虚向实的引导,将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 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引导持续深入推进经济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政策,其中,银行业在过去一年间去杠杆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移动化的普及,传统落后的产能慢慢被抛弃,信息经济取而代之。同时,由互联网引发的消费升级,也让经济发展动能迎来了革新。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年间增长了11%,一跃成为三驾马车中助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
第三方支付作为新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影响力及行业渗透力进一步凸显。在大消费时代背景下,以重资产模式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逐渐退居幕后,科技、金融等轻资产产业悄然走上台前。尤其是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动力之一的金融业,行业生态正面临着重构。传统银行缩表、P2P、消费金融等非银金融也在一路高歌猛进中受到了来自监管的不小压力;而第三方支付,则以交易为切入点,凭借数据连接起了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了新金融基础设施之一。
以航空业为例,最近五年时间中,机票零售市场的在线渗透率从2012年的27%迅速增长到2016年的83%,年均复合增速超过60%,这其中针对机票的在线支付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机票不仅帮助航司节约了纸张成本,同时也让用户在购票流程上得到极大优化。
第三方支付行业壁垒显现B端支付有望重新崛起
从2017年第三方支付监管政策可以看出,随着监管合规要求的强化,第三方支付进入强监管时代,业内牌照稀缺现象将一直持续。从2011年4月央行首发支付牌照至今,一共发放271张,因公司违规、业务合并注销了19家,目前减少到243张。2017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依旧水涨船高,因准入门槛带来的行业并购事件也屡见不鲜。
同时,第三方支付发展也面临着速度与质量的仍未契合的难题。在消费升级的带领下,过去一年间,互联网支付规模同比增长了30%,移动支付规模同比增长了226%;同时,监管也开出了百余张罚单。近3年高速发展,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但市场的繁荣催生许多违规现象:挪用用户备付金、监管不力、交易监测不力等事件时有发生,二清等违规代收付行为也屡禁不止,虚假广告宣传、价格战等市场行为更是常态。
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C端支付仍然是用户为王时代。随着2017年外卖、共享出行等O2O经济的不断升温,支付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生活领域进一步串联。支付场景不断拓宽,支付边界逐渐模糊。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让C端用户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过去一年里,很多基于支付的个性化产品,比如支付宝的AR红包、恋爱险,腾讯的零钱通纷纷上线。凭借着微信APP的高打开率和留存率,微信支付在2017年继续保持对支付宝的追赶态势,市场规模占有率同比增长了近2%。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则让B端支付焕发新生。
第三方支付竞争进入深水区消费升级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最大动力
根据以上内容,报告分析了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1.第三方支付竞争进入深水区,技术、模式、生态层层演进
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形态竞争逐渐演变到商业模式的竞争,未来还会迁移到生态建设上的竞争。从密码支付、生物指纹识别发展刷到脸支付,支付创新不断提速,但作为支付企业来讲,仅仅依靠通道业务本身尚且不够,还需要在支付基础上叠加信贷、账户、营销等增值服务,让支付成为一个基础性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基于场景的无缝高效交易服务体验;同时,越来越多的支付企业将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不同的金融机构融合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以打造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监管升级,牌照壁垒铸就行业护城河
牌照仍然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必备品,持有牌照不等于合规,但无牌照一定不合规。尤其是在监管升级的要求下,业务的开展更多的倾向于持牌企业,今年以来央行更是多次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自查无证支付业务。监管模式越来越参照传统金融业,牌照、业务备案、备付金比例提高等手段未来将成为常态。行业将通过牌照数量、高昂价格、一照一业务为手段降低新入者的威胁力,同时,防范风险将是未来监管的主旋律。
3. 从现金、刷卡、扫码再到刷脸,支付边界逐渐消失
从现金、刷卡、扫码再到2017年无介质的刷脸,代表着第三方支付的未来发展趋势即无感支付,人就是支付本身,安全系数更高。
4.消费升级将继续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消费升级将继续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注重体验,大额消费的比重正在上升。在中青年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的当下,新型服务性消费比重提升,电子商务是人们获取商品服务的重要来源之一。
5. C端需求市场逐渐饱和,B端支付潜力仍待挖掘
第三方支付一直有2B/2C两大模式之争。支付宝和微信领头的C端支付由于直接触达消费者,在移动时代享受到了空前的红利;以易宝支付为代表的B端支付一直隐藏在各个行业背后,默默承接起了交易通道的职能。相比C端支付,B端支付更了解企业在经营上的核心诉求,更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基于支付的交易闭环。
虽然当前C端支付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的绝大部分,但行业新增用户流量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未来几年极有可能演变为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的C端存量用户粘性之争。而B端支付伴随着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革,则有望迎来新生,特别是已经在行业沉浸多年的支付机构,这种先入优势便构建起了自身独特的竞争壁垒。
6. 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将成为稀缺资源
以支付宝、京东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拥有电子商务这一核心业务场景,谋求在自建业务体系中把控支付渠道,这类企业在第三方支付上主要是配合主营业务的需求,获取用户交易数据。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爆发,以壹钱包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力图通过支付渠道打通整个金融产业链,以支付为入口提供金融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通过收购的方式,将第三方支付企业作为自己进入金融领域的敲门砖。
以易宝支付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长期以来深耕不同行业,形成了对各个领域支付经验的积累,通过输出各类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服务。但因为对综合能力需求较高,这类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也较少,成为了稀缺资源。
结语
在过去,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是中国旧金融的代表,长期以来一直凭借准入门槛占据金融业的半壁江山,但总体上服务人群主要为中高净值人群。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将互联网与银行链接起来,加速了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同时沉淀的大量用户数据构建了数字普惠金融最重要的风控体系。基于数据和征信,才出现以P2P、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中国新金融的代表,它们能够更直接触达普通大众。
同时,作为商业活动的最后闭环,第三方支付正在演变成商业的基础设施,只有掌握了支付流才能说掌握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才能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应用衍生出相关的增值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巨头们将支付纳入商业生态之中,和电商、线下商业、物流、云服务等方面一起构成一个没有天花板的生态网络。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发展空间都是巨大的,在C端支付双寡头格局已定的当下,谁能领跑充满竞争的B端支付更值得我们的期待。
特别策划